药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来源:张楠发稿时间:2015-11-30浏览次数:692


 

南开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理学实验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Experiments

课   号:1070011570

所属 院:  医学院   

日   期:201154日    

 



 


周学时

3-4

总学时

54

学分

1.5

教学类型及学时数

主讲:12学时; 实验:42 学时; 其它: 学时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南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七年制四年级学生。

预备知识: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寄生虫、微生物、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药理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实验依赖性。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理实验常规仪器的使用以及基本实验技术和操作,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了解药理学实验的设计原则,进而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2.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3.学习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

采用期末考核、实验报告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评价体系,期末考核和实验报告成绩分别占实验总成绩的60%40%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4学时)

实验要求:①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

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

实验性质:基本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4学时)

实验要求:①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

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实验内容: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5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公式求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ED50数值。

实验性质:应用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三: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测定和计算4学时)

实验要求:①了解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意义

掌握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测算方法

实验内容:①介绍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方法。

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的各项参数。

结合临床血药浓度的测定,指出两种参数的异同点。

实验性质:应用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四: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的讲课和实验录像4学时)

实验要求: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及解救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实验内容: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和死亡原因。

比较和分析阿托品与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作用及两药解救作用的异同点。

实验性质:基本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五: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实验和组胺、抗组胺药讲课4学时)

实验要求:①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组胺的药理作用;掌握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①观察氢化可的松对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说明其抗炎作用,分析其作用原理。

          ②讲授教科书中“组胺、抗组胺药”的章节。

实验性质:基本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六:药物对离体蛙心影响的实验录像及案例讨论3学时)

实验要求:①熟悉离体蛙心的制备方法。掌握不同类型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掌握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及抗肾上腺素药对血压、心率的药理作用。

实验内容:①通过实验录像学会离体蛙心标本的制备方法。观察强心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等药物对心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实验讲义中图1-7的图形变化讨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心率变化的影响。

根据实验讲义中图8~10的图形判断所给药物是何药,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考察同学们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作用掌握的程度。

实验性质:综合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七:氯丙嗪对大鼠体温影响的实验4学时)

实验要求:①掌握大鼠体温的测定方法。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实验内容:观察氯丙嗪对大鼠体温的影响,理解其作用原理,熟悉其临床应用。实验性质:基本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八:中枢兴奋药讲课及药物抗惊厥和镇痛作用的实验4学时)

实验要求:①掌握中枢兴奋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掌握抗惊厥药和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观察药物对电刺激或化学刺激引起惊厥的保护作用和镇痛作用。

实验性质:基本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九:缩宫药讲课和平喘药讲课4学时)

实验要求:掌握子宫兴奋药及平喘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讲授教科书中“子宫兴奋药及平喘药”的章节。

实验性质:讲课

实验分组:每组3

实验十:利尿药实验 (4学时)

实验要求:.掌握不同的利尿药、脱水药作用的异同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②.掌握家兔膀胱荷包缝合技术及实验方法。

.熟悉呋噻米、氢氯噻嗪和甘露醇利尿作用的异同点。

实验内容:①观察不同的利尿药、脱水药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比较生理盐水输液、不同的利尿剂和脱水剂利尿作用的异同点及临床应用。

熟悉家兔膀胱荷包缝合的实验技术。

实验性质:综合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人。

实验十一:药物对小肠离体平滑肌受体作用的实验4学时)

实验要求:①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观察分析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小肠离体平滑肌受体的作用。

观察分析组胺和抗组胺药对小肠离体平滑肌受体的作用。

实验内容:①学习离体肠制备的实验方法;

分析拟、抗胆碱药,拟、抗组胺药对小肠离体平滑肌及其受体的作用,理解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拮抗的关系。

实验性质:综合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人。

实验十二:链霉素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拮抗作用实验(3学时)

实验要求:掌握链霉素类抗生素毒、副作用的表现及其解救方法。

实验内容:观察硫酸链霉素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氯化钙对其毒性反应的拮抗作用

实验性质:应用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人。

实验十三:实验考试3学时)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同学们对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了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按照课堂讲授的方法进行规范操作,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实验结果给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

实验内容: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分析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兔肠平滑肌受体的作用

以上两个题目可任选一个,以组为单位设计、操作、完成报告。

实验性质:设计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人。

实验十四:病例讨论4学时)

实验要求:通过对不同病例的讨论分析,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实验内容:讨论病例1~5,分析每个病例中治疗用药的依据、药理作用、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的合理性。

实验性质:综合型实验。

实验分组:每组3人。












名称:Guideto Integrated Experiments of Organism Function

作者:张京玲等

出版日期:200909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使用情况:七年制八年制临床医学、药学、口腔专业


主要参考书

自编实验讲义《Guideto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2006

胡还忠等主编《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三版)》2010

胡还忠等主编《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二版)》2005

本大纲的特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面改革的情况):


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既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也着眼于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传授知识与启发、探索式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引进国内较先进的基于微机系统的功能强大的RM6240B/C多道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本大纲即针对该系统开发、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改进药理学实验的考核评分办法,采用平时成绩和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力争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补充说明:















院(系)主管领导意见:





签字:



院(系)学术委员会意见: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