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的任务和目标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和巩固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基本技能,以适应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有关的病原学基础。
本实验课主要以观察人体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形态特征为基础,辅以各种寄生虫病理标本及病理切片,使学生在观察标本、实验操作和绘图的同时加深对人体寄生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尤其是与致病及诊断有关的形态学特点;进一步理解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致病机制,从而能对常见的寄生虫病作出准确的或参考性的诊断,为今后流行病的防治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二、课程的教材和学时要求
本实验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教材采用自编实验讲义《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学实验指导》,总学时15学时,学分0.5学分。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 | 似蚓蛔线虫(蛔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的形态特征 ② 熟悉蛔虫成虫特征及雌雄区别 ③ 掌握鞭虫虫卵的形态特征 ④ 熟悉鞭虫成虫的形态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受精、未受精蛔虫卵及鞭虫卵,并绘制受精蛔虫卵和鞭虫卵;观察蛔虫大体、解剖标本及病理标本;观察鞭虫大体标本及病理标本。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二: | 蠕虫住肠线虫(蛲虫)、钩虫 |
目的及要求: |
④ 熟悉两种钩虫成虫的外部形态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蛲虫卵及钩虫卵并绘图;观察蛲虫成虫大体标本;观察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二者区别。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三: | 丝虫、旋毛虫、其它线虫和棘头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并能加以区别 ②熟悉肌肉中的旋毛虫 ③了解其它线虫的形态特征 |
实验内容: | 镜下比较两种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并绘图;镜下观察旋毛虫囊包幼虫;观察丝虫、旋毛虫及其他线虫的成虫。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四: |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肝片吸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三种吸虫虫卵的形态 ②熟悉成虫形态及识别中间宿主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三种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并绘制肝吸虫、肠吸虫的虫卵;观察并比较三种成虫的形态结构;辨认三种吸虫的中间宿主;观察肝吸虫囊蚴及肝脏病理标本。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 |
实验五: |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成虫的主要形态及识别中间宿主 ③熟悉丝氏狸殖吸虫成虫的形态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肺吸虫虫卵并绘图;观察肺吸虫成虫、尾蚴、囊蚴标本;观察肺吸虫中间宿主及肺脏病理标本;观察丝氏狸殖吸虫成虫。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六: | 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构建与展示 (形态、生活史、病理与诊治)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血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成虫、尾蚴和中间宿主—钉螺 ③通过精小的日本血吸虫病小鼠动物模型,使学生对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日本血吸虫病的感染与发病、病理与诊断,流行病学与防制有一个系统、动态的观察,从理论和实践的两方面打下对日本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监测的基础。 |
实验内容: |
|
实验类型: | 综合、创新型实验 |
学时数: | 2学时 |
每组人数: | 第一学时1人/组,第二学时2人/组 |
实验七: |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带绦虫卵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两种带绦虫成虫、孕节及囊尾蚴的形态特征并掌握鉴别要点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带绦虫卵、两种绦虫的囊尾蚴及孕节标本并绘制绦虫卵图;观察两种带绦虫成虫形态,猪囊尾蚴大体标本和米猪肉。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八: | 微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熟悉微小膜壳绦虫虫卵的形态结构 ②了解成虫形态 ③了解棘球蚴及原头蚴的形态特征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并绘制微小膜壳绦虫虫卵;镜下比较三种绦虫成虫形态;镜下观察棘球蚴及原头蚴的形态结构;镜下观察曼氏迭宫绦虫虫卵。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九: |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其它非致病性阿米巴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活滋养体的阿米巴运动特点 ③掌握结肠内阿米巴包囊形态结构并能与溶组织内阿米巴鉴别 ④熟悉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形态特征 ⑤了解其它非致病阿米巴形态特点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及包囊,并绘制两者包囊(苏木素染色)形态图;镜下观察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包囊(1-4核),观察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至肠溃疡的病理标本;镜下观察苏木素染色的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哈氏内阿米巴包囊、脆弱双核阿米巴滋养体及齿龈阿米巴滋养体。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 | 杜氏利氏曼原虫(黑热病原虫)、阴道滴虫、贾第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杜氏利氏曼原虫无鞭毛体的寄生部位和形态结构 ②熟悉前鞭毛体的形态特征 ③认识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④掌握阴道毛滴虫的形态及其活动特点 ⑤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形态特点 ⑥熟悉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形态特点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杜氏利氏曼原虫无鞭毛体及前鞭毛体,并绘制杜氏利什曼无鞭毛体形态图;观察中华白蛉标本;镜下观察阴道滴虫滋养体并绘制阴道毛滴虫形态图;镜下观察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和滋养体,并绘制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形态图。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一: | 疟原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间日疟原虫红内各期形态 ②熟悉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及配子体形态特征并能与间日疟原虫鉴别 ③了解三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 |
实验内容: | 油镜观察间日疟原虫(姬氏染色)红内各期形态并绘制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各期形态图;油镜观察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及配子体形态并与间日疟原虫比较,绘制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形态图;油镜观察三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镜下观察蚊胃壁囊合子和子孢子。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二: | 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了解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形态特征 ②了解隐孢子虫的形态特征 ③了解卡氏肺孢子虫的形态特征 ④了解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及包囊形态 |
实验内容: | 镜下观察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的形态特征;镜下观察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形态以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及包囊形态。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三: | 蜱、螨 |
目的及要求: | ①了解蜱的形态特征及硬蜱和软蜱的区别 ②掌握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特征 ③了解恙螨幼虫、革螨的一般形态 |
实验内容: | 在解剖镜下观察硬蜱和软蜱的雌雄成虫并比较区别;观察革螨成虫、恙螨幼虫(地里恙螨)、疥螨成虫和尘螨成虫;每人做蠕形螨的实验并镜检。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四: | 蚊、蝇、其它昆虫 |
目的及要求: | ①掌握成蚊的基本形态 ②熟悉蚊生活史各期形态及刺吸式口器的构造 ③熟悉三种蚊成虫、幼虫、卵的形态特征,并能鉴别 ④掌握成蝇的基本形态 ⑤熟悉蝇生活史各期形态,掌握幼虫鉴别特点,认识常见蝇蛆后气门 ⑥了解常见蝇种 ⑦了解白蛉、蚤、虱成虫的形态特征 |
实验内容: | 用放大镜观察三属成蚊针插标本以及蚊蛹、幼虫、蚊卵;镜下观察成蚊头、翅玻片标本、蚊翅玻片标本;用放大镜观察成蝇针插标本并观察常见蝇种:舍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尾黑麻蝇、丝光绿蝇、厩蛰蝇;观察蝇生活史各期:卵、幼虫(蝇蛆)、蛹以及蝇头、蝇翅、蝇足、蝇蛆后端的气门;观察白蛉、蚤、虱、臭虫成虫的形态。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实验十五: | 技术操作、粪便检查 |
目的及要求: | 掌握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透明胶纸法 |
实验内容: | 观看《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视听教材。 |
实验类型: | 基本实验 |
学时数: | 1学时 |
每组人数: | 1人 |
四、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分评价体系,期末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0%,其中实验报告绘图占平时成绩的50%,课堂提问占平时成绩的40%,实验仪器和实验标本的使用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0%。